人大建議
區八屆人大四次會議代表建議及辦理情況(第99號)
來源:晉城城區網 日期:2017年05月05日 字號:【 小 中 大 】
編 號:99號
建議人:孫德利
關于進一步完善相關政策推進本土民營企業的
轉型跨越發展的建議
進入第十二個五年規劃以來,各級政府積極推進經濟發展,改善投資環境,不斷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我區的招商引資工作也在引資規模、投資環境和政策力度上不斷深化,落地項目為我區經濟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與此同時,我區一批以高新技術、現代化生產加工業為主的本土民營企業也在快速成長,已經成為我區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在創造就業機會、增加社會財富、提高城鄉居民收入水平等方面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民營經濟快速發展的關鍵時刻,政府的政策扶持是民營企業進一步發展壯大的決定性因素。因此,政府應進一步完善相關政策,為民營企業發展提供更好的經濟環境。
內容:l、對本土民營企業在土地征用、資金、環境和稅收等方面給予適當的政策傾斜,并落到實處,為民營企業發展壯大創造良好的環境。
2、政府要積極扶持本土企業產品,在政府采購中,同等條件下,優先采用本土優秀品牌,并加大宣傳,協助民營企業樹立本土企業的品牌形象。
3、本土民營企業在地方經濟發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別是本土加工企業,政府應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為本土加工企業轉型跨越發展助力,培養本土企業成為我區經濟發展的中堅力量,為我區的經濟健康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承辦單位:晉城市城區經濟和信息化局
辦理情況:
本土企業在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中具有無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目前,我區的本土企業在科學發展觀的引領下,正在經歷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嬗變,本土企業已經成為晉城城區經濟社會發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撐。近年來,區政府不斷加大對本土民營企業的扶持力度,鼓勵企業進行技術創新、市場開拓、做大做強。如對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區政府設立了貸款貼息扶持資金,由原先每年予以企業貸款總額度為1000萬元的貼息增加到2012年的3000萬元再到2013年的5000萬元。其中,2012年,區屬企業占到100%;2013年區屬企業占到68 %。今后,將不斷加大對本土企業的扶持力度。
同時,我局將積極向區政府建議出臺相關文件,建議在政府采購中,同等條件下優先采用本土優秀品牌。
承辦單位:晉城市城區中小企業局
辦理情況:
民營經濟是我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民營企業是繁榮城鄉經濟、促進城鄉一體化的重要載體,是擴大就業和再就業、促進城鄉居民增收的重要渠道。近年來,我們進一步加大對民營企業的扶持力度,制定并實施了一系列優惠政策和措施,重點支持民營企業技術創新、結構調整、節能減排、開拓市場、擴大就業,有效推動了民營企業的發展。
一、本土民營企業欲入駐區工業園區,享受相同優惠政策
建設工業(創業)園區(基地)是加快工業化、城鎮化、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平臺,為推動本土民營企業降低投資風險和成本,實現特色產業集聚。目前我區計劃在北石店規劃200畝建工業園區,采取“政府出地、市場建廠、企業進駐”的辦法,高效利用土地。所有中小企業(民營企業)均可入住,享受同等待遇。
二、破解本土民營企業融資難問題
融資難是當前制約我區本土民營企業發展的主要瓶勁。對此,我們非常重視,把此項工作作為日常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來抓。一是與金融部門建立了定期聯席制度,對企業融資情況進行通報與溝通,同時與金融部門合作不定期召開銀企洽談會;二是為鼓勵金融部門扶持中小企業(民營企業)的力度,我們制定了金融機構服務民營企業獎勵制度,每年要對給民營企業信貸投放較好的金融部門以區政府名義給予表彰獎勵。三是為解決融資渠道少的現狀,成立了4家擔保機構、10家小額貸款公司。四是積極向上級部門申請各類扶持資金,2013年為企業申請省煤炭可持續發展基金、國家、省、市中小企業專項扶持資金共計770萬元。五是為引導信貸資金更多的投向小微企業客戶,與建行合作開展了助保金貸款業務。政府拿出500萬元財政資金作為風險補償金,可為企業解決7500萬元的流動資金。助保金貸款的開展,搭建起了一座連接銀、政、企三方融資橋梁,能有效緩解我區本土中小企業融資擔保難題。
三、加大對本土民營經濟發展扶持力度
一是政策支持。2012年市委、市政府出臺了《關于加快中小微企業發展的實施意見》30條,2013年又出臺了《關于扶持實體經濟發展促進產業轉型升級的意見》12條,同時我區制訂出臺了《晉城市城區關于加快民營經濟發展的實施意見》、《晉城市城區關于加快服務業發展的意見》,為我區中小企業、民營經濟轉型跨越發展提供了政策上、制度上的保障。同時我們加大政策法規的宣傳力度,使黨和政府的方針政策家喻戶曉,進一步營造有利于中小企業、民營經濟發展的良好環境。按照“非禁即入”的原則,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進入法律法規未明確禁止準入的行業和領域,推動中小企業、民營經濟轉型升級、做強做大。
但是政策好落實難的問題依然存在,為切實將每一項優惠政策落到實處,每年我們與區人大聯合開展 “一法一辦法”執法檢查,深入了解“一法一辦法”規定的財政支持、融資擔保、創業服務、技術開發等法定要求以及公平競爭、稅費減免、提高起征點等相關政策措施貫徹落實情況,各級出臺的優惠政策落實情況,企業治亂減負情況。通過督查,努力為企業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二是創優環境。和區紀檢委聯合召開了全區創優民營經濟發展環境暨民營企業反腐倡廉工作會議,出臺了創優民營經濟發展環境和民營企業反腐倡廉意見,同時建立起環境監督員制度;開展了入企收費登記督查工作,聯合有關執法執紀部門,嚴厲打擊“三亂”行為,不斷強化“零距離接觸、零投訴服務、零障礙發展”服務,讓企業家放心、放膽、放手發展。
三是資金扶持。2008年市里開始建立了市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2013年通過向區政府請示,政府同意今后每年拿出不少于500萬元的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扶持企業。
- 網站導航
-
國務院部門
外交部 國防部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教育部 科學技術部 工業和信息化部 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 公安部 國家安全部 民政部 司法部 財政部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 自然資源部 生態環境部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 交通運輸部 水利部 農業農村部 商務部 文化和旅游部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 退役軍人事務部 應急管理部 人民銀行 審計署 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 國家外國專家局 國家航天局 國家原子能機構 國家海洋局 國家核安全局 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 海關總署 國家稅務總局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國家廣播電視總局 國家體育總局 國家統計局 國家國際發展合作署 國家醫療保障局 國務院參事室 國家機關事務管理局 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 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國家新聞出版署(國家版權局) 國家宗教事務局 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 國務院研究室 國務院僑務辦公室 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 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 新華通訊社 中國科學院 中國社會科學院 中國工程院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 中國氣象局 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 國家行政學院 國家信訪局 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 國家能源局 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 國家煙草專賣局 國家移民管理局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 國家鐵路局 中國民用航空局 國家郵政局 國家文物局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 國家外匯管理局 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 國家知識產權局 出入鏡管理局 國家公園管理局 國家公務員局 國家檔案局 國家保密局 國家密碼管理局
- 各省市政府
- 省直單位
- 新聞網站
- 經濟網站